查看原文
其他

43个科创社团、2300+立项、9000+获奖......省新闻联播聚焦哈工程

矢志创新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4-01-06

近日,哈工程入选了

首批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9月20日

黑龙江新闻联播报道了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哈工程发挥学科优势

创新育人模式

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迅速成长


正在试验的水下航行器是哈工程E唯协会学生们的杰作。凭借出色的导航系统,它连续获得两届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打破了北美高校近20年来对这一奖项的垄断。最近学生们又为它增添了新本领。

“我们对它进行了‘瘦身’,使它的质量和体积都减小到之前的一半。我们设计了一款比较精巧的机械手,只需要撞击目标就轻易地被获取到。”哈工程E唯协会主席、大三学生李辰骥说。

为开辟第二课堂,推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2001年,哈工程成立了第一个多学科交叉、面向全校学生的大型学生科技社团——E唯协会。哈工程探索出了一种人才成长路径,就是通过基础培训和科创赛事相结合,兴趣引领,低端接入的方式,让大家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哈工程像E唯这样的社团有43个,一批又一批“科创菜鸟”在这里起飞。“看着我亲手画出来的电路板,一步一步被焊出来、调出来,并且成功用出来,我就非常开心。”大二学生杜育峰说。

哈工程信通学院研究员、E唯协会指导教师李海波表示,采取老师和同学、学长们一级带一级的这种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科技社团里面,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科技创新的方向。

如今,哈工程每年为学生科创立项2300多项,举办校级竞赛30多场,在全省、全国和国际各类大学生科创竞赛中获奖九千多项。一大批船海国防等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还有一批学生走上了创业路。

从事海洋工程产品研发的哈尔滨深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由三名在校生创办的。“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开发什么,依托学校技术平台,我们拥有各学科交叉的技术实力和技术人才,为客户定制一个新产品,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哈尔滨深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工程2022级硕士朱文松说。凭借产品与市场紧密对接的优势,这个仅由15名在校生运营的企业,成立短短几年就与中船集团、哈电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开展合作。自主研发的水产捕捞机器人、大坝检测机器人等系列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哈工程团委副书记赵宁波表示,通过课程培养思维,通过训练竞赛强化能力,通过孵化产业提高成功率,学校真正实现了学生从创意萌生到创新实践、再到实体创业的递进式培养。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表示,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要提档升级,继续在国际顶级的赛事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让老师和学生这种创业的激情和指向,能够深度地融入龙江产业发展、企业振兴。

哈工程“顶天立地”擦亮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名片

“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既要顶天、更要立地。顶天就是继续在国际顶级的赛事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立地就是面向国家、行业发展需要,让老师和学生创业的激情和指向,深度融入国家社会发展。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提档升级打造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学校名片。”学校党委书记高岩在接受黑龙江省新闻联播采访时这样表示。

创梦之翼战队获机甲大师东部赛区冠军

2001年至今,学校E唯协会引导超1万名学生走上科创道路,培养顶尖优秀学员500余人;创翼科技社12年来组织2000人次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100余项;由15名在校生运营的学生企业深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水产捕捞机器人、大坝检测机器人等系列产品进入市场,现年利润超200万元;2013届博士毕业生王天的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融资上亿元,入选杭州医疗健康准独角兽企业……

哈工程历经近20年的创新育人探索,学校构建了“课、训、赛、孵、产”全要素实践服务体系和“师资、经费、政策”全过程保障体系,形成“学院主责、教师主导、学生主角”的激励机制和“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的育人模式,近10年累计孵化师生科技型企业130多家。在“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体受益”的创新创业氛围下,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擦亮学校育人品牌。

 “课”“训”结合 培育创新的“金种子”

E唯协会学生在调试设备

为了鼓励E唯协会学生创新,学校专门腾出980平方米、十几个房间建成E唯协会的“大本营”,平均每年超过500名大一新生在这里接受科创入门辅导。流水灯的制作、常用基本模块的焊接、相关工具的使用、电路图的识别……通过实践训练,一批科创“菜鸟”就这样成长为国际竞赛的冠军。

学校建设“五区一厅”的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

在学校启航活动中心,近5000平方米的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构建起意识普及区创客培养区产品研发区创业苗圃区创业街区创业咖啡厅“五区一厅”的递进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有了自己的天地,学生一个个科创的“金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

“在老师的悉心引导下,无论有无基础,学生都能一步步实现理想。”学校团委副书记赵宁波说。学校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融合的全价值链创新创业成长模式,坚持教育与实训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知识,通过第二课堂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形成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体系,让学生放开手脚搞创新,充分激活学生的科创兴趣。

2011年,学校成立创业教育学院,统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5年学校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课程建设改革。学校现已开设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必修课程115门、选修课程43门,规定所有本科生须完成不少于20学分“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课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统一融入课堂教学,全校学生广泛受益。

以赛促学 让创新人才破土发芽

智能学院“一院一节”活动吸引全校学生参加

2006年,“飞思卡尔”创新团队成立,除了参与校内的科创竞赛,还承办了“极速挑战”智能汽车赛,作为智能学院“一院一节”活动,累计吸引4000余人次参与比赛;小小的纸桥能够承受上百公斤的重量,体现了结构和力学的完美结合,成为航建学院“一院一节”品牌活动;围绕“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两大核心赛事,信通学院形成机器人大赛等特色活动……通过比赛,学生扎实了知识储备、训练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历练了创新品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举措落到实处。

学校每年举行“五四杯”等校级科创赛事

每年,学校举办创新创业论坛讲座200余场,服务超1万人次,举办校级竞赛30余项,1.6万人次参与。学校推动学院、基层学术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工程学子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加强在校生创意思维训练,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校级竞赛中积累创新创业经验。

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顶尖科创赛事,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学校在国内率先实施学生休学创业、“免修不免试”等激励政策,将学生参与情况及成果纳入学生保研、奖学金、学分、荣誉等。

“越是高水平的赛事,越是有影响力的平台,越能锻炼学生的‘总师思维’,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对学生的锻炼具体而全面。”E唯协会指导教师刘文智说。

作为学校典型的学生创新社团,E唯协会的学生要经过无人机、水下潜器、陆地平衡车、水面五人艇、四轴飞行器等领域的大赛历练,身经百战后才能踏足水下机器人大赛赛事。

E唯协会队员获首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

ROV赛道一等奖

“机器人部件全部是我们自己设计的,这是E唯牌的电机,学校牌的电机!”首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ROV赛道一等奖的荣誉背后,是E唯协会会长、大三学生李辰骥带领团队两个月的努力。队员们不舍昼夜地调试、练习,比赛前夕一度坚持到凌晨4点,直到操作手与机器人完美配合,精准熟练地完成各项任务。

E唯协会里有太多像他一样“疯魔”的人。2017年,E唯要征战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前,队员们借用游泳馆水池进行实战演练调整参数,由于要避开正常开放时间,所以只能在午夜至凌晨进行实验。李海波主动承担了下水工作,数次的下水调试、冷热交替,感冒已成家常便饭,但是他毫无怨言。老师对待创新的真诚和身体力行感染着学生,他们身上体现的“敢为必成”的创新文化代代传承,忠诚、特色、创新在师生中相互融合。

李海波正在指导学生做科创

在学校,几乎每位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最少会参加一项科创竞赛。学校的科创活动从单一的品牌竞赛发展为科创节,从“一院一品”发展到“一院一节”,学校创新创业“高原”效应凸显,“高峰”不断涌现。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在科研实践中泡出来的创新意识,在科创竞赛磨练出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学校人才就业最亮的名片,毕业生被用人单位称赞‘可靠顶用’。”学校团委书记于云亮说。

全方位保障 让“双创”梦开花结果

本科期间,学校学生李晗生在经过创新技术积累和大量市场调研后,成立了深度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启航活动中心创业街区。学校为深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独立办公室,还配备了公用设施。“学校组织了各种融资对接、政府扶持对接,引荐我们参加国际行业展览,并且积极帮助我们创业团队宣传,邀请创业导师、校友企业深入公司进行指导,我们都快速成长起来。”李晗生说。如今公司正根据市场需要,紧锣密鼓地研发推出多模块的水下机器人。

深度科技有限公司成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学校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资源,全力打造“一场一园一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一场”即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这里有创新成果展,有创业理论培训,还有研发经费、实验室环境、基本通用设备支持,是连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之间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平台。“一园”即用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加速孵化培育创新成果,降低创业门槛,推动创新成果实现就地转化。“一院”即用好龙江工程师学院这个平台,让教师、学生入企实习实践,推动创新成果与龙江企业深度对接。

龙江工程师学院建立助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还建立起“师资、经费、政策”全过程实践保障体系,聘请45名校内教师和86位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全方位指导;学校面向学生开放科研实验室,鼓励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以哈尔滨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师生共创项目成功落地;出台《哈尔滨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管理办法》等20余项制度,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管理制度体系和师生激励政策。近10年学校累计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经费超过2亿元,广泛向企业、校友等筹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累计达到3000万元,与黑龙江路同创业投资集团发起设立2000万孵化投资基金,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保驾护航。通过课程培养思维,通过训练竞赛强化能力,通过培育孵化提高成功率,学校真正实现了学生从创意萌生到创新实践、再到实体创业的递进式培养。

全国首批!

哈工程金秋收获+1

哈工程

“领航鲸”满分夺冠!

妙!

看这群青年碰撞出的科创火花

哈工程十年磨一剑!

水下机器人竞赛登顶世界第一!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谷雪

摄影 | 赵文卓 谢可然 谷雪

视频来源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

信息来源 | 校团委

排版 | 陈光远 付智聪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